联系人:杨经理
传真:0372-5683599
电 话:0372-5688682
手 机:13403828864
邮箱:jindisn@163.com
地 址:安阳县曲沟镇北固现村
网 址:http://www.ayjdsn.com
从水泥到混凝土,恰似一个“孩童”,有一天会长大,成为支撑工程建筑的栋梁。
一段时间以来,由于发展的不同步,在国内,水泥与混凝土被人为割裂开来,成为两个独立的行业,为建筑质量控制和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。
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樊粤明,长期以来投身于水泥这一传统产业,将基础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,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对于水泥与混凝土的关系,樊粤明教授将其比喻为孩童,倡导“优生优育”,呼吁人们按材料科学规律发展建设,为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之风打下一针警醒剂。
上个世纪80年代,刚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樊粤明就已经敏锐的意识到,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,将带来巨大的水泥建材需求,于是立志将自己所学的相关技术知识应用于实际,提高效益,服务社会。
30余年来,樊粤明始终坚持“产学研”相结合的发展思路,所有研究都着眼于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问题,在与塔牌集团、广英集团等企业的合作中,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,通过资源共享,优势互补,最终达到学校与企业双方的共赢。
基于多年来对水泥及混凝土的应用研究,樊粤明也逐渐发现,国内企业和单位在水泥、混凝土等建材的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,不但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,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,更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。为此,他逢会必提,逢人必讲,呼吁人们按材料科学的规律发展建设。
作为一位有责任、有担当的学者,樊粤明无疑值得我们所有人认同和尊敬。就在日前,中国水泥网记者有幸采访到樊粤明,就水泥粉磨工艺与混凝土制备之间的关系作了一番详细交流。
著名混凝土专家,清华大学廉慧珍教授曾表示,混凝土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建筑材料,其研究应用应当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。该观点与樊粤明倡导的水泥、混凝土“优生优育”可谓不谋而合。
对于水泥与混凝土,樊粤明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描述。他说,混凝土就像一个婴儿,当他还在蹒跚学步的阶段,不按科学方法照料,反而揠苗助长,这对其将来的健康成长绝对不利。
在与樊粤明的交流中,他还着重强调到“水泥与混凝土的“优生优育”应该包含三个方面,一是优选材料,根据混凝土性能需求,充分考虑个体材料的优化选择;二是优化配方,按照应用实际选择不同的材料混合比;三是优化加工过程、制造过程。”
其中,需要指出的是,水泥作为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胶凝材料,不同品质的水泥将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、力学性能、耐久性能、体积稳定性能、经济性能等产生重要影响,而由于粉磨工艺环节关系到对水泥粒型和级配,因此一直以来受到业内广泛关注。
对于业内的担忧,樊粤明表示了一定的认同,但也给出了略有差异的答案。在他看来,水泥的颗粒级配和粒型,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是显然的,水泥颗粒分布越开,混凝土的性能越好,但这并不是提高混凝土性能的唯一途径。
微信扫一扫
手机站扫一扫